不少人打着XX药材研究所、XX药材场的招牌,为销售种子种苗,将一些价格下滑的品种在广告中肆意吹嘘:有的将一些对环境及栽培技术有较严格要求的品种,一律说成南北皆宜,易于管理;还有的打着“联营”、“回收”等幌子骗人。
6.转让专利技术成果
有些单位或个人为了骗取所谓的技术转让费,专门提供一些成熟、虚假、无实用价值的技术,并称已获专利,专利号为XX。一些创业投资者向某单位接产洗衣粉,可结果产品始www.chuangyezg.com终无法达到广告宣称的标准。难怪一些权威人士称,按某些技术资料土法生产出来的产品绝大多数为伪劣产品。如按其提供的专利号到专利局查询,就会发现多属子虚乌有。
7.出售“超高产”、“新特优”良种
有的广告主利用创业投资者求新异、求高产的心理,出售一些未经审(认)定的农作物品种。其所谓的“超高产”、“新特优”都是售种者自定的“名牌”。还有的将众所周知的一般品种改换一个全新的名字,迷惑引种者。
(阅读次数:
)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