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服务意识下,政府各部门信息资源的封闭和分割被打破了。在这本书中,不仅能找到《深圳市科技贷款贴息计划操作规程》这类科信局的“份内事”,也能找到深圳市中院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意见》、检察院的《保护企业科技创新实施意见》、海关的《支持自主创新配套措施》、出入境检疫局的《支持自主创新实施意见》……这归功于2006年深圳市委市政府“一号文件”。这份题为《关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决定》的文件出台后,深圳市19个部门分别从各自的角度制定了20个配套政策,即“1+20”政策。
仔细阅读这些政策,不难发现其操作性都很强。陆健介绍,政策制定之初,大家就形成共识:不搞宣言口号,而是根据自身政策资源和资金资源在操作层面制定;政策的解释权、执行权在部门;一经发布,保证马上就可以得到兑现和落实。
“以后我们还将不断增加配套政策,可能是1+22,1+23……”陆健介绍,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政策体系将是“1+n”,随着政策研究的不断深化,“n”将不断增加,形成一个“政策链”。
“一张图”,引导产业
在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张克科的办公室,记者被一张“数字电视联络图”吸引。图上按产业链的分工,把深圳有关企业划分为8大产业集群,每一产业群都标注了重点企业:如新型显示器件集群,重点企业有华映显示、富士康等;机顶盒,重点企业有同洲电子、创维数字技术、九洲信息技术等;接收机,重点企业有康佳、创维、TCL……
50多岁的张克科在深圳高新产业界工作多年,是坚定的“市场派”:“深圳对创业者最具吸引力的不是什么政策,而是完善的产业链,尤其是在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优势消失后。”
这种看法得到了创业者的认同。普联技术有限公司是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家用无线路由器生产厂家,总经理赵佳兴的创业之路始于上海,最终却把企业和家都安在了深圳。“这里找一块IC,两个星期就够了,但在别的地方可能要两个月。”赵佳兴说,高科技行业竞争激烈,拼的不外乎谁成本更低,推出新产品更快。
如经济学家吴敬琏所言,产业链决非政府规划出来的。深圳的产业链大多从“前店后工厂”发展并壮大,是市场配置的结果,不过市场也有弱点,主要表现为恶性竞争,打价格战。“对产业链进行梳理和分析,提供整体的宏观战略服务,这是政府的责任。”张克科认为。
(阅读次数:
)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