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申请公司,她不知跑了多少个部门,盖的章更是多达几百个。辛苦还在其次,关键是观念的不同让她备感困扰。而在与人交往中,也闹出了许多笑话。
一次,她到一个部门办事,谈到中午,那个单位的领导非常热情地说:“一起吃饭吧。”于是她就同这个领导坐到了饭桌上。在美国,习惯了由男士买单,吃完了饭陈旻君也就等着对方结账,可是那个领导就是不动,于是大家继续坐在那儿吃,又吃了很久时间,陈旻君看那个人还是不动,只好自己去结了账,心里还在骂:“这是个什么男人!
“那是我第一次请人吃饭,于是以后就一直请下去了。”想起创业初期遇到的种种不解,陈旻君很是无奈,“我那时像一条没有水的鱼,水土不服。”
销售局面打不开,人生地不熟,陈旻君也想过回美国去。那里有自己的亲人,有生长了20多年的环境,干吗要在这个地方受罪呢旻不过她的心目中还有另一个很坚持的观念:回去也要体面地回去,不然会被别人瞧不起的。
陈旻君记得刚来时正是冬天,从温暖湿润的加州来到寒冷的中国北方,手脚总是冰凉。
回忆那段日子,陈旻君用的词是“很冷很冷”。那时每天基本都是这样的:白天在外面跑,晚上回到住的宾馆先蒙上被子哭一场,然后再仔细算一下什么时候回去最合适、不丢人。然后再告诉自己:再坚持一天。 就这样,坚持一天再坚持一天,公司终于在之后的有一个月销售业绩达到了10万元,合法的、适合中国国情的传销模式也基本建立起来了。这让陈旻君和自己公司的下属在屋子里蹦唱了好半天。
1997年,尚赫公司到了鼎盛时期,可是偏偏国家宣布不允许传销。当时陈旻君都傻了:这么多的员工,还有30万直销商,如何向他们交待呢!陈旻君不认为公司就这么完了,于是她跑到北京,一个一个单位跑,一个章一个章地盖。最后,国家工商局从30家注册资金2000万元的公司中,定了10家企业可以转为直销,其中就有尚赫。
陈旻君到现在还是认为除了产品的质量外,那一次的成功一方面是运气,还有一方面是因为自己誓不罢休的劲头感动了别人
(阅读次数:
)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