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部门的一份最新调查显示,上海八成以上已经创业或者正在创业的企业主都是在29岁以下就掘到了“第一桶金”,而且这个年龄越来越呈年轻化的趋势。此间《新闻晚报》报道说,对于立志于创业的人来说,29岁也许已经成了一个“危险”的年龄。创业“青春”的有效期已经越来越短。
这一调查显示,创业的最佳年龄一般在25岁到30岁之间。这段时期是创新思维最为活跃、精力最充沛、最好动脑筋、创造欲最旺盛的高峰期。尤其是在网络软件、广告、策划、咨询、证券、投资等知识密集型行业,“经验”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创新精神”,而人在29岁以前是最有创新精神的。
有关专家指出,新经济的本质就是创新,就是促使个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利用。鼓励所有人在一切可能的方向上创新。创新与速度是新经济的真正内涵,是市场竞争的不败法则。
调查还显示,作为一个创新人才必须具备以下七大特征:具有创新精神;敢于标新立异;热衷所从事的职业;漠视财富的积累;较强的学习能力;乐于面对工作挑战;知识不断更新增值。如果仅凭经验从事自己的工作,对于创业来说已经有些落伍了。
是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呢?
相当多的大学生由于就业环境复杂找不到工作而走上了单干或者联手同学自主创业的道路,相当多的职场精英因为“另做鸡头不为凤尾”的老板梦而干起了创业的活。经历过一段艰辛的摸爬滚打以后,大部分创业者还是选择了退出,要么是后续资金跟不上,要么是没有业务来源,要么是管理能力差而又没有合适的人才辅助,要么是缺乏像李云龙那样冲锋陷阵的精神,要么是合伙人离去公司陷入分崩离析的状态,要么是遭遇各种突发事件而本身缺乏足够的驾驭能力等等。这些年接触了太多太多的创业者,成功的少之又少。更让我感叹的是很多朋友创业失败后很难再融合到其他团队从小角色开始从头再来,很多大学生创业失败后对产生一蹶不振甚至产生厌世情绪。这促使我思考一个问题:是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呢?
(阅读次数:
)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