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来自企业外部的创新机遇来源是创业的“超级明星”——科学的以及非科学的新知识。德鲁克是这样描述这个来源的:首先,在所有的创新中它所需要的时间间隔最长。说得具体一些,比如对于那些生物技术和医药方面的科学发明,行政审批的完成需要经历一个很冗长的流程。其次,新知识通常是建立在前期大量知识结合的基础上,这其中并不都是技术知识或科学知识。同样,并非所有创新所需的知识都是能得到的。产品的完善涉及很多因素,因此,一个人必须对所有因素都进行仔细地分析。接下来,企业必须将这种新知识进行商品化,并明确其有别于自己竞争对手的战略定位。最后,为了成功地进行商品化,企业必须以获取主导地位作为目标——由于这种创新是基于新知识的创新,可能会有很多竞争对手。创新者必须在第一时间确保万无一失。
创业成功的创新原则
追求成功的创新的原则是5个要求与3个禁忌。 德鲁克发现了5个要求。首先,他告诉人们要分析创新机遇的7个来源,这些我们在前面已讨论过。其次,他指出创新既是概念性的又是感性的。换言之,既要观察数字,也要和人们交谈,听取消费者的反馈,在实践中对创意进行验证。第三,他认为成功的创新是“简单明了”并且“目标明确”,创新不能太过复杂。第四,有效的创新必须从小事做起。最后,一个成功的创新者的目标是取得市场的领导权,为的是在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合起来,这5个要求提出了创新原则的一个方面。
创新原则的另一个方面是禁忌。德鲁克列出了三个禁忌:首先,不要过于聪明。换言之,就是创新不应该成为一种证明一个人天马行空般善于创造发明的能力测试,而是应该根据市场的需要解决特定的问题。德鲁克言简意赅地说:“创新必须由普通人操作。”其次,不要分散自己的精力,一次做过多的事情。成功的创新是一个好的开始;不要一开头就让自己背上沉重的负担。最后,不要为未来而创新。要为现在而创新,为此时此刻人们的需求而创新。德鲁克借用爱迪生的故事作为一个伟大并具有历史意义的案例。当其他创业家在研制“未来的灯泡”时,爱迪生所关注的是制造“现在的灯泡”。他明白在哪里以及如何能获得技术,并且在实践中对资源加以利用以满足时代的需要。
除了5个要求和3个禁忌,德鲁克还着重指出创新原则的一些条件:首先,他承认创新是一项艰苦的工作,而个人在成功地完成创新后进行回顾时,常常最大限度地淡化所投入的努力。实际上,我们依然找不到什么替代物可以取代辛苦的工作。同时,创新者需要借助自身的长处——否则要想成功地实现突破将是件很困难的事,半吊子的人几乎不能完成什么创新活动。最后,由于创新改变了人们思考、行动以及工作的方式,这必然会伴随一系列挑战的出现。可能其他人会喜欢做个观察者而不是参与者,而创业家则不然,他们必须欣然接受这种改变。
创业型管理 德鲁克把创业管理比作一项“新技术”。而且,他认为这项管理技术促成了在“态度、价值、行为”方面一次重大的社会转变,因此,要想成功创办一家新企业,必须先从制定原则、训练以及创业技能的规律着手。
(阅读次数:
)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