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些看似新衣的“洋垃圾”服装背后,是店主和伙计们按部就班的翻新程序。 拿到货以后,店老板首先要分类。接着,他们用板刷和去污剂把衣服上一些较为明显的污渍刷掉——记者甚至在几件衣服上看到了疑似血迹的污点。店老板们还采购了形形色色的纽扣和商标布块,重新拆缝。而所有衣服在翻新流程中,都没有消毒这道工序。
在一家专卖牛仔裤的店铺里,店员们忙碌地熨烫着一大堆满是褶皱、毫无裤型的牛仔裤;另一侧是已经熨烫好的,叠放整齐、用统一塑料袋包装,就成了“新裤子”。店员们说,牛仔裤原本就不易区分新旧,只要臀部和大腿部位的布料没有明显磨薄,充当新裤卖就不成问题。
“洋垃圾”服装进入网络市场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这些“洋垃圾”服装还打着“外贸服装”等名号进入了网络市场。有网店打出“仅此一件”的口号——追求个性的年轻人都不喜欢“撞衫”。但事实上,“一个款式只有一件,很可能就是"洋垃圾"。即使有断码、清理库存等借口,也不会出现店里所有的服装都只有一个码的极端情况。”知情人说。
年销量可能上亿件
(阅读次数:
)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