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某生物科技公司从政府发展“绿色GDP”的国策中窥视出商机,由其研制的“成都造”可降解玉米塑料受到商家的热烈追捧。日前,伊藤洋华堂与该公司取得联系,对玉米塑料表示出极大的兴趣:“我们希望成为首个使用玉米塑料的商场。”因此,该公司决定扩大生产规模,将生产场地正式落户成都高新区南部新区,相关的生产设备正在紧张地安装当中。
“这是一个朝阳产业,我们拟立足成都,将玉米塑料打造为一个集生产、创新研发于一体的高科技项目。”谈及公司的前景,叶文彬兴奋不已。他说,目前以石油为原料的塑料材料应用广泛,但因石油的不可再生性、价格高涨、难以回收,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而玉米塑料是生物制品,既可再生又可降解,其市场将会有爆炸性增长,预计到2020年,其消费量将达到800万吨以上。
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可降低商家的经营成本,这是可降解塑料能否打开销路个关键。某超级市场一位负责人说,过去商家为消费者提供免费的塑料购物袋,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稍大的超级市场一天大约要用掉2万个塑料购物袋,旺季时用得更多,一年至少要用掉700多万个塑料购物袋。现在还未到实施新规定的时候,超级市场都还在为消费者提供免费的塑料购物袋。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后,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可以减轻经营者的经营成本,商家应该都会欢迎的。商家可以向消费者提供可降解的塑料购物袋,也可以借鉴上海宜家等超级市场的办法,有偿提供购物袋。这样,从社会效益方面来说,有利于环保;从经济效益方面来说,有利于降低商家的经营成本。
可降解塑料前景广阔
“虽然靠一纸行政命令或一项法律、法规不是解决环境污染的唯一办法,但是它仍然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陈武元说。以前塑料袋不出钱,现在要掏钱了,老百姓总要考虑一下。实际上,这是通过一种行政手段、市场杠杆的方式,增加消费成本,从而让人们少用塑料袋。
消除污染,需要人们的环保行动,而最终还将落实到一种廉价的替代品上。随着科技的发展,玉米塑料出现了,以后也许还会出现“苕粉塑料”、“秸秆塑料”。叶文彬说,他们目前每月生产10余吨玉米塑料,新建厂房正式投产后,将进行大规模生产。中国塑协降解塑料专委会发布的消息说,全国一年各种各样的塑料袋消耗大概500万吨,可降解塑料的需求量约50万吨。今年6月1日以后,这个量应该还要上升,绝对是一个相当大的市场。
(阅读次数:
)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