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英是河北省赞皇县地地道道的农民。当地的山场面积大,她从小就开始养蜜蜂,像陈秀英这样靠养蜜蜂卖蜂蜜生活的村民有很多。在1995年之前,养蜂户大都是各自为政。为了互相交流方便,养蜂户自发成立了养蜂协会,因为陈秀英养蜂的时间比较长,还专门到外地学过养蜂技术,所以被推举成了协会的会长。
记者:“我看你这么拿,不害怕啊?”
陈秀英:“我是养蜂出身嘛,如果怕的话,哪还算得上是养蜂人啊。怎么当这个养蜂协会的会长啊。”
协会的作用是组织养蜂户之间进行养殖技术交流,之后协调养蜂户把蜂蜜集中到一起销售给蜂蜜厂。作为养蜂协会的会长,陈秀英是销售的组织者。这个程序很简单,所以一直也没出什么问题。但是在1997年底却出现了意外。
陈秀英:“过去都是把蜜拉到那儿,马上就给结账了,那次压了两车蜂蜜,给我结不了账当时那一批蜂蜜有15吨,里面也有陈秀英自己的一吨蜂蜜。虽然不是陈秀英自己欠了养蜂户的钱,可毕竟是自己经手的,眼看就要过年了,总不能让养蜂户拿不到钱过年吧,陈秀英就决定自己去蜂蜜厂的所在地石家庄新乐市去讨账。
陈秀英:“蜂农很信任我,我要是要不回账来,我给不了蜂农的钱,我感觉心里不去。”
陈秀英一个人在蜂蜜厂旁边一住就是好几天,蜂蜜厂的负责人也觉得陈秀英可怜,但是厂里的效益确实不好,蜂蜜的钱只能等到年后才能还上。思来想去,陈秀英把房产作为抵押在银行贷了8万多元,先把钱给了养蜂户。直到现在养蜂户提起这件事还是记忆犹新。
养蜂户杨社廷:“当时是贷款给我的,8000多元,一分钱不少,我心里特别高兴。”
养蜂户周宝建:“到了腊月二十一,7000多元钱,人家贷款给了我。我真是挺感谢人家。”
虽然蜂蜜厂在年后把钱还上了,但是陈秀英贷款也是冒了很大的风险,因为8万多元钱相当于她养蜜蜂好几年的收入。
陈秀英:“如果一旦给不了我的账,就把我拍死了。”
经过这样的事情,养蜂户对陈秀英更加信任了。
接下来几年陈秀英和养蜂户们养蜜蜂卖蜂蜜都还顺利。但是受全国蜂蜜市场的影响,价格却是越卖越低,利润也是越来越薄。最低的时候,每斤蜂蜜只能卖上一元多钱,比价高时低一半还要多。
陈秀英:“利润就是一斤蜂蜜,让我们抽一毛钱的利润,一年下来也就是几千块钱的利润。”
记者:“你跟客户去谈判吗?”
陈秀英:“因为当时,外边的市场咱不太了解,人家来了,说什么价就是什么价,没有还价的余地。”
记者:“你还价的话会有什么结果?”
陈秀英:“还价的话,人家就会说这个价卖给我,我就买,你不卖我就不买了。”
(阅读次数:
)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