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因为听多了《在路上》的旋律,还是因为最近一直在各地奔波。回答朋友的问候时总是不自觉回答:“在路上呢!”从比赛结束之后开始,自己的生活就是在奔波中度过。前期是参加一些学校组织的报告会和讲座,因为比赛期间很多学校的团委窦曾经号召学生支持过我,也算是还一个人情。后期逐渐拒绝了越来越多的社会活动的邀请,把精力集中到自己事业的发展上来。
去年12月,借赢在中国的东风,承包经营了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的学生餐厅。经过一个寒假的筹备,今年开学之后,餐厅增加了特色经营项目,改进了菜品质量,提高了服务水平,营业额从年前的每天6000-7000元迅速攀升到现在的每天12000多元,而且还在不断刷新记录。看到餐厅的经营状况,心情自然非常欣慰,但随之而来的新的问题也着实让我头痛。
目前,公司吸引了一批有志于从事学校餐饮事业的人才,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有曾经在餐饮行业卓有成就的业界精英,也有经历良好教育背景的高材生。不同的经历,共同的目标,让大家聚集在一起。每个人都希望在松乔餐饮的平台上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公司创造自己的价值。但问题在于每个人对待学校餐饮的态度、观点和思路都各不相同,而且出于对公司负责的态度都不肯轻易放弃自己的观点。对于这种幸福中的苦恼,我只能充当公司的一个“大保姆”,游说于这些可爱又有点可气的团队成员之间,既鼓励他们各展所长,又说服他们放弃成见,和谐共处。这几乎是我开学初期工作的主旋律。
这段时间的另一个主题是和风投接触,洽谈项目投资的问题。春节之后,随着第一赛季各位选手的投资陆续到位,第二赛季的投资谈判也开始洽谈。很多朋友不理解投资为什么不能及时到位,其实从项目组在国内首创此类节目形式以及投资人对于出资人负责任的态度去理解,其实一切也很容易解释。我觉得,如果一切顺利,我们与风投谈判的时间应该比第一赛季的选手要短一些。
从目前的发展看,公司的生存已经不是最重要的问题。在公司的发展上,人才和规范管理依然是最大的瓶颈。最近,又要有几位餐饮行业的精英人士加入我们的团队,公司也将在写字楼商务餐饮和快餐配送等方面开辟新的出路。衷心希望有更多的志同道合的朋友和我们共同走在餐饮创业的路上
作者: 窦大海
(阅读次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