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卖车得到的20万元,对这个庞大的养猪场是杯水车薪,10多天就被吃完了。走投无路之下,他走到了向村民赊购粮食的境地。
韩建玲:“上这一家拉点,跟他们说好,上那一家拉点,最多是一家一家串,这家500斤也拉,那一家一千斤也拉。”
就这样东拼西凑,韩建玲总算坚持到了2004年10月,他繁殖的种猪该出售了,可并不是事先预测的不愁销路!上乘的种猪无人问津。
韩建玲:种猪销路这一块儿出现问题了,因为刚建的场,也没有做什么广告。”
没做广告是一方面,问题就出在:当初考察的是肉猪市场,对种猪市场估计不足。他当初分析,既然肉猪有市场就有人喂猪,只要有人喂猪就离不开种猪;这时他才意识到当初的判断过于片面了,不是种猪没人买,而是别人不知道。 正在他琢磨如何把种猪销售出去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了一篇报道。
韩建玲:“老俩口买点猪死了,没人管。”
老人为此痛心疾首。
宁安市南岗镇新农村农民 赵国富:“贷款买的猪,贷款,是说猪死了,贷款你搁什么还吧!”
韩建玲觉察出了商机,如果给老人送去10头种猪的话,成本加起来也就是1万多元钱,在电视台打个广告还要好几万元呢!他决定送给老人10头种猪,投石问路。这次送猪的效果正在他的预料之中。
赵国富:“给送了10头猪,我一说都不信,都来参观来了。”
赵老人非常感动,积极向被吸引、前来参观的村民,推荐韩建玲的母猪,正好这个村是个生猪养殖专业村,当时也没有购买种猪的渠道,很快,200多户农民到韩建玲种猪场引种,正好达到了韩建玲的目的。 韩建玲:“这个村是个养猪村,所以都看到这个猪的品种特别好,所以这一下子,把我在宁安市这一块,把我种猪的销路就打开了。”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韩建玲的种猪销售到宁安、绥芬河等5个县市,4000头种猪三个月时间就销售一空,收入1千多万元,还清了债务,重新买了轿车。2005年一开春,他便把母猪数量增加到2000头,另外发展到出售仔猪和肉猪。
韩建玲:“种猪一头卖2600-2700多块钱,那个育肥猪呢1200-1300块钱一头。”
生猪经纪人 朱爱荣:“那辆车装满了,这辆车还空着呢,少装点儿也行啊。”
养猪场上了规模,猪成批量销售,不仅自身效益提高,销售商也省力省时,增加收入,围绕在他身边的生猪经纪人也逐渐多了起来。
生猪经纪人 朱爱荣:“听说惠民猪场商品猪质量好,然后我们夫妻俩亲自找上门,就跟他签订了协议。”
记者:“多少协议?” 朱爱荣:“签订了1.2万头,每年。只能多不能少。”
记者:“这些猪都是销到哪里去?”
朱爱荣的丈夫 亓长山:“基本上吉林省,有时候进京,北京。”
大投入大产出,韩建玲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2800万元,收回了全部投资。可是,好景不长,一进入2006年,全国性猪价下跌。这年2月,牡丹江地区的肉猪价格从每斤5元钱左右下降到4.2元。
韩建玲:“养殖户太多了,所以把这个市场整得比较疲软了。”
韩建玲分析:往年猪价时有下跌,但市场没有饱和,疲软的周期相对较短;2006年全国性的猪价下跌,主要是市场饱和、供大于求,他判断价格低迷的时间不会太短。
韩建玲:“我自己想了一个策略。”
养猪场场长助理 徐迎伟:“就把我们所有的育肥猪,能卖的,够体重的全都卖掉了。 可是,周边的养殖户呢,却是背道而驰。
养猪场场长助理 徐迎伟:“养殖户就不理解,他就觉得这个猪还是有一个反弹的,不能进入低谷,而且就继续留猪。”
牡丹江市沿江乡卡路村养猪场场长 付文华:“一下子跌到2.3元1斤,都赔了,结果韩建玲4.2元钱出栏的时候就挣着了。”
2006年夏天,猪价跌到2.3元钱1斤,农民再也扛不住了,逼迫出售。大家失去信心,纷纷卖掉了母猪。
宁安市江南乡养猪大户 姜德虎:“就把整个猪群处理掉。”
付文华:“都不育了,猪崽人家都不抓,圈都空起来了。”
正当养猪业萧条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应该再观察观察,韩建玲却做出了一个令人惊奇的举动。
韩志新:“把母猪群反而扩大了。” 记者:“你哪来的那么大的胆量!增加了一千多头母猪?”
韩建玲:“行情一来好了,我的母猪一繁殖,我的速度立刻就起来了,就把亏损的部分马上就补回来了。如果把母猪卖了,那我不就完了吗,我的养猪场不就完了吗?”
(阅读次数:
)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