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不但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还提供了就业岗位,减轻了国家和社会的负担,同时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为国家创造财富;其次,大学生创业鼓励学生创新,有利于学校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创新人才,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第三,它有利于大学生个人在市场经济的环境里锻炼成长,克服自身缺陷,及早成熟起来,特别是对在和平年代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青年们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二、我国大学生创业环境的利弊分析
上世纪末起国内著名高校开始举办的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为我国大学生创业起到了示范和促进作用,其中一些还获得了企业的投资,但创业的艰难使得许多学子的创业以失败告终,引起社会的关注,社会各界都对此发表了不同的意见,对大学生创业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各有各的看法。本文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对影响大学生创业的环境因素进行了分析。
(一)影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不利因素:
1.创业教育相对滞后。虽然早在1999年国家就在颁发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但目前大部分高校并没有相应的调整教学,仍停留在就业教育上面,创业教育的开展发展缓慢,导致学生对我国创业环境的不了解,创业知识和技能的缺乏,也没有带动学生的创业激情。
2.我国创业环境的不完善。据了解,我国的创业环境在参与GEM (全球创业观察)对全球37个国家和地区所做的调查中仅排在23位,属于中下水平。创业环境存在的问题很多,包括资金支持、创业教育与培训、商务环境等各个方面。整个社会的创业环境的不完善对大学生创业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3. 大学生创业的社会认可度不够。我国传统的社会观念认为,大学毕业之后理所应当的去政府部门或者去大公司作“白领”。而大学生在毕业之后自己开办一个小的企业,尤其是在创办传统行业时,就会流言四起,认为是大学生个人的能力有问题,找不到工作才进行创业的;而一旦失败,常受到来自各方的舆论压力。
(二)影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有利因素:
1.政策条件。国家鼓励大学生、研究生和科技人员兴办科技民营企业,并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予以支持。1999年底教育部出台《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的若干意见》,文件规定“大学生、研究生可以休学保留学籍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大学生创业没有资金,允许以其技术成果和其他智力资本折股参与创业。”国内诸多省市也制订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和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欢迎出国留学生回国创业。
(阅读次数:
)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