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的时间很长。十年前,互联网刚刚处于门户时代前夕,几十k速度的拨号上网是一种奢侈;十年后,搜索引擎爆发出惊人的能量,互联网一如牛奶面包一样为生活所必需,而无线搜索正在为互联网行业打开一片新的蓝海——
王啸,这个即将与百度一起迈向十年里程碑的百度“七剑客”之一,从写下第一代网页搜索代码的硕士毕业生,到一个营销事业部的总经理,再到客户端软件部门的总监。在这十年里,王啸一直随着百度业务发展的需要而改变着自己,他换了不少部门、接手了不同的项目,转换着管理角色,成长为一个成熟的经理人。而有一些东西在王啸看来是不会变的,比如他喜欢穿的印着百度logo的衬衫,他对待工作那种一丝不苟的认真与做到最好的激情,还有对百度这个平台的坚信与坚守。
王啸率领的客户端软件业务部,做着很多我们熟悉的产品,百度工具栏、千千静听、百度Hi,还有新的无线搜索软件……前两者都是同一领域中的No.1,而Hi则在一年间便于一个早已被强势垄断的市场里初步占住了脚跟。我们都在用它们,可是我们是否知道这些客户端软件对百度的意义,又将如何与百度全线产品协同发展?今天,我们邀请到王啸,让他为我们解读客户端软件,解读他心中的百度。
简单周刊:作为最早加入百度的“七剑客”之一,你当时为何会选择刚刚出生的百度?
王啸:我是学通讯的,研究生一毕业就来了百度,创业型的百度,与我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吻合得很好——我不愿意去国有的电信运营公司做那种按部就班的工作,我喜欢充满激情的创新,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进入百度是一种缘分,当时看到某高校bbs上百度在招人,一看要求:会linux下的C编程,而我正好学的是unix下的C编程,契合极了,于是就投了简历。
经过了Robin、建国和Eric面试,我成了后来被称为“七剑客”中的一个,这对于我而言是一种幸运,大家都是身怀梦想的人,有一样的信念,那就是做出最好的产品。跟他们一起工作,常常进入了忘我的境界。
简单周刊:互联网是个瞬息万变的行业,机会很多,是什么力量使你一直留在百度,在这里度过整整十年?
王啸:在百度的十年,我更换了许多不同的岗位,开始的时候写代码,那会儿干得非常辛苦,也非常有成就感。我们三四个月就把搜索引擎第一代给做出來了,我记得雷鸣做核心的index,我做search,算法的密集程度都是非常高的,这也可以说是我当年最有成就感的东西,到现在我还能记得那些基本的算法。不久后,我们开始有了不断增多的客户,我也渐渐由单纯的程序员转向了管理岗位,当时我负责的是公司的服务运营管理,我乐于这种转变,因为我为自己的职业规划设计也是向综合全面的业务能力拓展,向往尝试新鲜的领域。
之后,我做过系统运营的工作,也做过产品管理,做过企业搜索软件,到现在负责客户端软件部。在我经历的部门中,有一些部门的业务现在发展得很好,也有一些部门,现在已经不存在了。这是公司成长的必然,公司发展壮大每到一定阶段,都会不断review企业战略,剪老枝生新叶,进行一些必要的调整优化。我自己也一直抱着非常开放和接纳的心态,着手新的产品,迎接新的更有挑战的任务。
百度是我的第一家公司,到目前也是唯一的一家,对它的感情自是不言而喻。这些年不是没有遇到过一些创业的机会,但是我仍然愿意留在百度,每每看着百度经历了十年的变革,从种种困境中走出来,我对百度的感情就更深一层,信心就更增加一点。我相信这个平台是中国互联网业内最优秀、最有潜力的,我们的使命可以伴着百度走得很远很远。
简单周刊:客户端软件部的产品中,百度同学们都能叫出许多响亮的名字,比如“百度工具栏”、 “千千静听”、“百度hi”等,但说起这些客户端软件的布局,对百度的战略意义恐怕没有人比你更了解了。
(阅读次数:
)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