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城市中人有两个籍贯,一个来自血缘,一个来自生活。”都市流客匆匆的背影汇集成一股股急涌的潮 流,拥塞在繁华CBD的条条马路中间,如同海洋里巨大的沙丁鱼群聚集在食物丰富区域疯狂地觅食。当今时代,以族命名的生活形态登上了VOGUE与维基百 科,“人以群分”成了对当今都市人群的最好诠释。
向往名牌的辣奢族;疲于奔命的奔奔族;为买心情而买东西的烧包族……
各个群族仿佛囊括了当今生活中的所有新新人类。互联网强大的凝聚力,加速了每个群族的形成,为人们寻找自己的族群提供了方便,更多人能够彼此交流信息,分享感兴趣的生活方式。
看起来似乎让人觉得这是一个美好的生活多元化时代。《中国青年报(专题解读)》社会调查中心联合腾讯新闻中心展开一项在线调查,显示结果让人触目惊心——75%的人自认为是“穷忙族”。
这个比例显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庞大群体。中国人口众多,也就意味着“穷忙”一族人数的庞大。
“穷忙族”的出现是一种社会现象,是随着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而产生的。有人把“穷忙 族”的特征归纳为:“穷忙族”=“月光族”+“过劳模”。但根据众多被调查者的事例显示,更确切地说“穷忙族”应该是比“月光族”更穷,比“过劳模”更忙 的群体,即“穷忙族”=比“月光族”更穷+比“过劳模”更忙。
我们可以通过网上调查的一些具体实例来体会一下“穷忙族”的穷忙。
上海市某私企白领白彦很坦率地承认,自己就是彻头彻尾的“穷忙族”,她是一家广告公司的客户经理,平时常常忙得四脚朝天、疲于奔命。有一次,她的朋友问她为何那么忙。她长叹一声道:“我来跟你说说今天上午发生的那几件事情吧。”
“我今天早上刚进公司,就有几个人找我汇报问题。首先是公司的前台,她告诉我,早上有客户打电话来抱怨等了一个晚上都没有收到电子邮件。我立即去查自己的邮箱,发现信件太大被退了回来。
“赶紧把邮件分批发出之后,接着项目执行部的同事就来问我,为什么客户说活动场地布置不符合要求。我突然想起客户的确说过场地要求的问题,但是我以为他们会与项目执行部的人直接沟通。结果我只能忙着跟客户解释并马上做出补救的安排。
“两件事处理完之后,已经快到中午了,没想到策划部同事又来找我,说,明天是一个提案的截止日期了,但是我还没有给他们提供充分的资料。结果我中午饭都没吃就忙着准备资料,哎……”
紧张忙碌的工作让白彦觉得自己只是在过“日子”,而不是在“生活”。前面提到的只是日常工作中的一部 分,由于工作关系,会见客户是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头戏,因此白彦总是想办法穿得体面一点、打扮得精神一点,这样才能给客户留下好的印象。为此,白彦每月不 得不在穿着打扮上支出一大笔费用。这使她本来就不是很高的工资基本上月月花光,甚至有时出现意外还要向别人借钱。尽管她自己心里确信“穷忙”只是暂时的, 但想到日后的发展,白彦依然是愁眉不展。
刚刚大学毕业的李铁刚进入某化妆品公司做销售,作为一个刚踏入职场的新人,他工作格外卖力。可是每天刚 一下班他就开始找人诉苦,说自己每天从一上班就开始忙个不停,一会儿干这,一会儿干那,天天忙得晕头转向。虽然他看起来总是装出从容不迫的样子,其实心里 乱得很。每到月底发薪水的时候,心情更是难以言说。
(阅读次数:
)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