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借力打力 金融危机全球“圈地”
2007年以后,晟峰慢慢恢复了元气。但没过多久,国际金融危机的大潮又毫不留情地袭来。国外软件需求迅速减少,软件外包业务再次面临考验。
张松峰却依然发现了“坏事”后面躲着的那个“好事”。金融危机下,许多国外的企业价格都很便宜,张松峰敏锐地意识到:晟峰的机会来了!
他先是小规模并购了两家日本公司,打下了一个“桥头堡”。此后,他又和日本、美国、欧洲等国家的公司合作,在世界各地成立了十几家子公司,又在欧洲成立了天使投资基金,涉足风险投资,将晟峰的版图迅速扩大。
这些企业很多都是以前晟峰的“上司”,将国外的软件业务分包给晟峰;如今,他们有的成了晟峰的合作伙伴,有的成了晟峰旗下的一员。张松峰借助这次金融危机的“力量”,将晟峰的行业地位大大提升。
更重要的是,他也藉此机会将晟峰调整到了新的航道。“现在软件行业的千人企业比比皆是,规模越大,成本就越高。一定要居安思危,要做高端的软件,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现在,晟峰已经实现了国内外市场的战略捆绑,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企业的需求,高端的软件可以放在日本或欧美的分公司开发,中低端的放在国内的分公司。张松峰希望,晟峰的第三个阶段是,真正和国际企业平起平坐。
8、聚焦市场 桌上没有电脑的IT老总
摄影记者准备帮张松峰拍照片的时候,却发现了一件蹊跷事:身为一家IT企业的老总,张松峰的办公桌上居然没有一台电脑!
确实没有。他从不在办公桌上放电脑来遮挡自己的视线——这视线,总是直接看到广阔的市场需求。
可能因为大学里同时学了两门专业,张松峰和一般IT企业创业者不同,他没有一丁点“技术情结”。张松峰非常了解,有些技术牛人,觉得出去和客户吃饭谈生意非常痛苦。但是对张松峰来说,会见客户、陪他们吃饭或者和他们交流,都是很快乐的事情。客户,就是市场。而市场,对一个企业来说是最最重要的。没有市场,人会流失,钱会花光,技术也是虚无缥渺。一切都是从市场中来,而且都得从市场中来。
再高深的经营秘笈归根到底都很简单。张松峰培育和维护客户关系的法宝来自于奶奶一句朴素的话:“睡不着的时候,上半夜想想别人的不好,下半夜想想自己的不好。”换句话说,就是设身处地为对方想想。
因此,每次与客户谈判前,张松峰都会设想一下,如果这个方案是对方提供给我的,我会不会接受?推己及人,在客户提出需求之前,就在自己的方案中满足客户的需求。
这,可能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晟峰高速成长的秘密。
(阅读次数:
)
共5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