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触礁何处,各媒体众说纷纭
在黄光裕被查后的两个月时间内,关于他涉嫌的案件一直众说纷纭。笔者不妨在此进行一番分析:
其一,关于房地产13亿元问题贷款之事。
这个可能性不大。因为事情过去有10年之久,已经沉淀成为一种“原罪”,而且在2年之前公安机关也作过调查。
对待原罪,最妥当的办法无疑是采取补偿性的措施,不管这种补偿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据说黄光裕从香港调来巨额资金弥补了贷款窟窿,并缴纳了上亿元的逃税罚款。因此,黄氏兄弟在此事上已经算是涉险过关了,不大可能旧事重提。
也有一种可能,就是为其他的事要法办他,顺带把这笔旧账一块算上。另外,还有一种有意思的传闻,就是在补偿原罪的过程中,黄光裕又犯下了“新罪”——在向香港调取资金时又涉嫌非法换汇。
其二,向境外转移资金。
而对所谓的“把10多亿元资产转移到海外”的传言,一位曾在国美就职的人士指出这“其实是为了成立避税的离岸公司”。他说:“关于所谓的'海外离岸公司偷税’,这是国内很多公司通用的做法,而且,目前随着内外税制的统一,这一条已经没有必要。所以,这一条成立的可能性很小。”
以上说法有其客观性。另外,不排除黄光裕向境外转移了一部分资金作为后备之需,但大规模地转移资金似乎没有必要。因为以黄光裕在国内事业的成功,他不太可能像某些贪官一样感觉到末日来临于是疯狂抽逃资金。
其三,涉嫌洗钱。
因为没有在国内A股市场上市,黄光裕面临一个难题,就是如何把香港融资的钱拿回内地换汇花掉。交通银行(601328,股吧)一位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的记者表示,黄光裕及旗下公司曾经申请交通银行帮助其换汇,途径是存港元保证金在交行香港分行,再来交行北京分行换取人民币现金,但遭交行拒绝。
有家电界人士质疑,入主三联、中关村,并购大中,都需要大量资金,国美电器作为香港上市公司,在国家外汇管理局严格监管下外汇流入总额有限制。尤其是从2006年起,国家外汇管理局和商务部、建设部、人民银行等部门通过一系列外汇管制措施,织就了一张外资铁幕,而黄光裕所涉及的家电流通和地产行业尤其是严格管控区域。
一方面是国美在内地的并购急需资金,一方面是港元流入困难,且港元面临不断贬值、账面缩水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黄光裕极有可能动用地下钱庄洗钱或者转移资金。该人士表示,在经营地下钱庄生意的人群中,潮汕人是个主流人群。黄光裕即为潮汕人。另外,据《环球企业家》杂志分析,在公开募集资金无果之后,黄光裕或通过澳门博彩巨头连超的公海赌船大量洗钱。
(阅读次数:
)
共7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